当前位置: 首页 |
|
从意气风发到携手白头,续写了45年的情书 | |
| |
自西湖“时光情书”活动开启以来,我们收到了不少大家的投稿,一张张照片背后,让我们看到了不少发生在西湖边的甜美瞬间。 今天西湖爱情小说的主人公叫叶凡的小说,是来自杭州的单爷爷。 单爷爷今年75岁。是本来面目的杭州残疾人招聘。 从1964年开始摄影的他,就用相机记录下了他和爱人从到青春到古稀45年来在西湖的爱情回忆。 1975年-2016年 孤山九曲桥的作文畔初定情 1975年摄 相知,只是归因于在消费人群分类中多看了你一眼。恋爱一年多后,在我们徜徉漫步最多的孤山九曲桥的作文畔,彼此第一次同框合影。在这时。每走动一步,似清澈的明眸。总会荡漾起许仙白娘子千年动人传说,继续演绎着美好的故事。 这张照片摄于1975年,那时候玩摄影还是奢侈之事,拍好后自己冲印放大珍藏至今。 2015年摄 40年以后的2015年,我们又在九曲桥的作文畔老地方。老姿势二十试动态图合影留念。在人生的旅途上,我们携手,不忘初心,归因于爱着你的爱,追逐着你的追逐,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。 孤山九曲桥的作文。揽湖山之胜地,在人们精心梳妆打扮下,变得更其年轻,更其漂亮! 2016年摄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行,开幕昨夜,西湖核心景区精心打扮,高规格迎接世界各国首脑和佳宾,孤山九曲桥的作文山色。环境更美,花洲小径通幽,绿树成荫伴奏,成了天然大氧吧,我们专门又去老地方留影。 1976年-2016年 孤山上的“三亚婚纱照” 1976年摄 1976年的早春二月,我们举办了婚礼。 假期去孤山北麓的中山纪念亭拍了这张照片,那个公元前还没有三亚婚纱照之说,但在我们心里。这就是我们最喜欢的三亚婚纱照,冲印放大后保存到今天。 2016年摄 "都说光阴在荏苒。光阴是静止的,是我们在荏苒"。指缝太宽,人生太瘦,光阴过去了40年,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,光阴都去哪儿? 我们又去中山纪念亭合影。为何孤山不孤?归因于有我们与它相伴! 1976年-2016年 西泠印社盗墓笔记石阶上的青春 1976年摄 1976年我们结婚以后在孤山后门西冷印社的石阶上拍了这张照片。 那时我们住在圣塘闸旁边的院子里。离孤山很近,我们常常沿着西湖走过断桥,平湖秋月,中山公园的作文,然后从孤山公园后门进去,在西泠印社盗墓笔记石阶前欣赏西湖美景,又到山顶的剔藓亭眺望盆景,那个松快啊!兴趣来了,不折不扣数石阶。那108级石阶留下了我们无数的青春脚印。当时的西泠印社盗墓笔记石坊在文革中被毁,后于1983年新建并同时修整了108级石阶。 2016年摄 距黑白照过去了凡事40年。老地方。老姿势二十试动态图留影,回味的心不忍老去。 2006年-2020年 杜鹃花的资料海边的爱情 2006年摄 2020年摄 岁月悄悄荏苒。而岁月中瞬间的影像却一直铭记在我们心神。 大片大片的杜鹃花的资料,翘首盛开怒放,它们含着朝霞的激情。含着晶莹的心事。依偎着绚丽的春光,依偎着秀美的山峦,盛开的杜鹃花的资料,耀眼漫长的岁月。相近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情歌,一篇永远写不完的花之李韵诗行。我们在这时漫步,岁月之河依旧舒缓流淌。 45年过去了,从意气风发到携手白头!愿日日月月花相似,更愿每年人相同! | |
信息来源: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| |